“武”不可失,“学”不我待——武学漫谈系列之十六

首页    学习与交流    研讨与心得    “武”不可失,“学”不我待——武学漫谈系列之十六

 看过一篇报导,某次教育论坛,轮到钱文忠教授发言时,他脱稿即兴谈到,本来是写了稿的,但听了前面几位校长讲话后有感而发,必须阐述一个观点:“中华民族要振兴,尚武精神不能丢!”为了加重份量,钱文忠教授特别强调,上面的话不是我讲的,是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讲的。

这又使我想到另外一则故事,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徐才先生,他说每逢两会,他一定找到教育部长,拉着他的手探讨:“武术如何进入学校的殿堂?”可惜,“我是两届人大代表,谈到我退休,仍没谈进去”——徐才先生的遗憾溢于言表。那是若干年前在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换届时徐才先生的即席讲话,我恰巧在场,算是听到了一位部级领导的逆耳忠言——尚武精神的缺失,于国于民是有缺憾的!

不久前偶然在微信中看到一位军校教授讲“国防教育”的视频,他说国防教育由四个方面组成: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尚武精神、国防知识。文事武备,这应该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标配,也应该是一个人起码具备的本领。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有正常的智能和体能,前者靠读书,后者靠锻炼。而锻炼最好的方式是习武。国人练国术,首选是太极,为什么?太极拳涵盖文武,养身、健身、防身、修身兼俱,其“知识性价比”和“修炼含金量”极高——有人将其形容为“双百岁”运动(可以学习到100岁,锻练到100岁),不是一般的体育项目所能比拟的。据说美国宇航员很早就将太极拳作为太空体能训练项目,英国老兵俱乐部也引进太极拳为常规运动——墙里开花墙外红的现象,我们竟熟视无睹。

诚然,中国是武术的故乡,但真正知武、懂武、惜武、习武之人几何?以本人为例,我是50后,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于吉林蛟河,偶听幼时玩伴讲蛟河当地有两位练家子(老史头、老魏头),但当地武风不盛(半个武馆都没有),所以也没听说这两位武者有什么传人。我之习武,是因为邻居张姨的丈夫左大受叔叔是驻军某部侦察参谋,左叔叔回家探亲期间认为“竖子可授”,遂为我武术启蒙,教了我“拳术20法”。我是下乡知青再上大学,巧的是本校下届学弟有位蛟河老乡史本宽,一问恰是老史头的幼子,遂在课余时间与史本宽一起练武(少林拳“六手对子”、“八大靠打”的对练之类)。遗憾的是大学毕业他分往外地,我没了陪练;幸运的是遇到了李振玺老师学习了通背拳。再后来有幸参加了马礼堂老师的“养气功培训班”和李经梧老师的“陈式太极师资班",遂与传统武术结缘。

以上辅陈了那么多,是想说明:“武”之火星遇之不易,燃之更难,若想使之成为“学问”而登大雅之堂,难上加难。因此,传统经典武功,几成绝学。不可否认,由于教育的内卷及过度“向钱看”,许多国粹级的经典武术已近失传。别人不论只说自己,我所学过练过很熟的“关公大刀”、“九节鞭”、“三节棍”、“八卦滾手刀”等,已忘得像没接触过一样,是因为器械无法随身?是因为工作太忙?是因为没有陪练?理由可以找出一堆,然任何理由都是借口而不可原谅!

“武”不可失,“学”不我待——我不回避我没做好,但我要把教训写出来以求有识之士共勉。为往圣继绝学,期待会有人有这个能力和这个担当,那么往圣前贤会含笑九泉。

 

文章转载 若水 太极心路

2022年1月24日 22:05
浏览量:0
收藏